Lastest News

巨匠管理:新手網路工程師要知道的10個基本技能

錚/

1507271028000.jpg
巨匠電腦網路管理分享,新手網路工程師要知道的十個基本技能

到了畢業季,許多剛學校畢業的學生也開始進入職場,進入職場後,很多事情可能與原本想像不同,沒有人有把握一開始就百分之能掌握工作的全部項目,軟體工程師這行業也是如此,與上個世代相比,軟體撰寫這個行業也經過許多的轉變,New Relic 特別列舉了十個新手網路工程師應注意的相關技能,讓初出茅廬的新手也能掌握成為達人的關鍵。

1、版本控制管理
未涉及版本控制管理可能是現代電腦相關課程中最大的疏漏,這些課程只著重要如何撰寫程式碼,但卻沒有於程式碼的管理卻支字未提。其實每一個軟體工程師都應該懂得利用 Git 或 Subversion 有效地創建程式庫(repository),編輯、送出程式碼,創建與合併分支,並利用版本控制組織化整個工作流程。
2、學會清楚的寫作
軟體工程師要撰寫的可不只有程式碼,還有針對專案寫下說明、給版本控制寫送出註解、寫下系統漏洞報告。這些都需要清晰有效的文字交流,不過這個基礎的技能程式語言相關課程也一樣都被忽略不提了。

3、正規描述法
正規描述法本身就幾乎是一門語言學了,每個現代軟體工程師都要學會如何使用它。現代的各式程式語言本身有其標準格式可供運用,舉例來說,如果在程式中要校驗某字串是否含有 5 個字元、1 個破折號和 1 個數字,軟體工程式應該馬上就能寫出「/^[A-Z]{5}-\d$/」這樣的描述字句。

4、善用程式庫
在 2014 年的今日,再也沒人還要正規描述法從 URL 析取主機名稱了,因為每個現代程式語言都有執行常用功能的標準程式庫可供運用。軟體工程師更需要了解,現今的程式語言在經過開發、測試和調校下的標準程式碼通常要比自己重新寫的程式碼更快、更好。

更重要的是,無需再花時間重新撰寫的程式碼,利用起來總是快得多了。

5、SQL
近來有人表示,多數人的 SQL 都是在工作中才學會的,為何資料庫居然然是選修課?還有人不用資料庫的嗎?
把資料以書面存放的時代已經結束,現在一切數據都要進入資料庫了,而 SQL 則是其常用來檢索的進出資料庫。同時 SQL 也成了一種說明性語言而不是程序語言,所以用它來解決問題時需要新的思考方式。每一個軟體工程師也都應了解資料庫標準化基礎,能夠使用 SELECT(以及 INNER、OUTER JOIN)、INSERT、UPDATE 和 DELETE 等指令。

6、會用 IDE、編輯器與 CLI 等工具
只會用鋸子的木匠永遠出不了師,若以電腦科學專業畢業的人卻只懂得使用記事本或 pico 也同樣讓人感到吃驚。若能熟練的運用這些工具掌控程式碼與其他電腦中的資料,會讓軟體工程師的日子更好過,所以諸如種種 UNIX 的指令,如 shell script、find、grep 及 sed 都是軟體工程師要能熟悉運用的。

7、調校除蟲
每一個軟體工程師都應該能用各式互動式除錯軟體,讓工程師能透過逐步追踪問題,得以從經驗中來精益求精尋求改善之道的能力實在是太重要了。

8、預防性編程
就算是明星級的軟體工程師也不能完全不發生失誤,失控、出錯方是世界的常態。預防性編程只是了解這事實所做的預防措施正是理解了這個事實。如果東西不會不出錯,人們不會檢查文件是否能正常開啟、檢查客戶 ID 是否為合理整數,也不用測試程式執行是否正確。

軟體工程師也要知道編譯器中的警告都是有實際功效,可讓日子好過一點,而不是要人避而遠之的麻煩事。軟體工程師也都應該知道為什麼 PHP 程式的開頭都要寫著「set_error_reporting(E_ALL)」,而每個 Perl 程式則都寫著「use strict; use warnings;」。

9、團隊合作
很少程式撰寫的工作會單獨由一人完成,如果你經常如此,那麼往住腦力會受損、程式撰寫技巧也會每況愈下。程式碼必須與他人交互混合與交換撰寫,無論再有才華的工程師,若無法與其他人合作,那麼都早晚都會成為一個組織的負擔。

10、運用已有的程式碼
在學校時,每個作業都是一個新專案,但現實的工作場合不是如此。對於剛出社會的人來說,一開始接到的項任務多半是追踪修改程式漏洞。接下來,可能有機會在現有的程式中添加一些功能來進行修補,如果夠幸運的話,在幾個月後方有機會設計撰寫新程式。

巨匠電腦設計了網路管理課程,包含MCSA、MCSE等多種證照課程,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goo.gl/0MdWWJ

 

【網路管理課程】巨匠電腦網路管理培訓 打造雲端人才

【網路管理見證】巨匠電腦培訓 退伍成為雲端新貴

巨匠電腦分享,網路系統工程師必備3張核心IT證照

巨匠電腦網路管理分享,ESET新版企業防毒軟體管理功能全面網頁化,並支援虛擬環境

巨匠電腦:大螢幕iPhone帶來了App設計的三種改變

錚/

1507271018410.jpg
巨匠電腦分享,大螢幕iPhone帶來了App設計的三種改變
很長一段時間內,智慧手機產業區分都很明顯。Apple堅守小螢幕不改變,與此同時Google的Android手機卻越來越大。但是隨著4.7吋的iPhone6和5.5吋的iPhone6 Plus的發佈,這種分別消失了。大時代全面降臨。

對於那些之前做得很出色的開發者來說,接下來的工作並不是簡單地把現有的小界面擴展到大螢幕上。在與行內優秀的UI設計師交談中,很明確的一點是由於螢幕區域已經擴展到超越拇指所及之處,這將極大的影響到一些方面,比如按鍵的配置,手勢,內容佈局。接下來就是在下一波App設計中要注意的:


1.控制區域移動至螢幕底部

目前,將那些常用的按鍵配置在螢幕的上角還是非常普遍。追溯至像Mac和Windows這樣的桌面系統,不論是Twitter還是Apple自己的照片應用,你會發現那些受歡迎的應用都是把所有功能放在頂部的Navigation bar。但是在大螢幕移動設備上,那個頂部的bar用我們的拇指太難觸及。

「我們在想很多Apps都會開始考慮將主要控件放在屏幕底部而不是上方或者右上角,」Mark Kawano闡釋道,他是前Apple設計師,目前主要針對一個iPhone的App—Storehouse,解決其在大屏iPhone上可能出現的問題。這個應用主要是為移動設備提供富媒體故事發佈平台。在這個應用中,Kawano的設計團隊並不是將每個功能放在固定的位置,而是在操作的時候根據不同 內容出現在底部的不同Navigation bars。

Kawano並不是唯一這麼思考的。Google的產品總監Luke Wroblewski指出Google的Material Design設計原則很好的支撐了Kawano的設計邏輯。Google中叫做「行動按鈕」的這麼個東西就在屏幕下方三分之一處,或者會在整個移動設備的 右下角(不過對於右手操作的人來說這需要蜷縮他們的手指去按按鈕了)。

但是Loren Brichter(因發明Twitter的下拉刷新手勢而廣為人知)則提醒說將控件移至底部並不總是最好的選擇。「底部UI是一種對於困難折中的結果。人 們從上到下閱讀,我發現許多人完全忽略屏幕底部的東西,」他說。「如果你能放在底部並令人注意,那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他補充道:「另一種方式可以解決問題,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值得嘗試,那就是界面簡化為的特定數量以捲軸形式翻閱的內容區域。這樣用戶就會將要閱讀的內容手動拖到拇指可操作的範圍,而不用另外設置的完全不直觀的所謂可達性手勢。」

2.用手勢取代按鍵

按鈕設計在屏幕底部是一個好的選擇,但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並且有一個一定會受歡迎的解決方案讓人們知道該怎麼操作,不論是五寸還是50吋。那就是手勢—或者更具體的說,輕輕一劃。

不久之前,Brichter 抱怨說UI設計師並沒有積極的將我們的手指滑動這一手勢利用充分。各種菜單及功能鍵都可以通過設計手勢來隱藏。以至於我們處在一個所有屏幕上端都是無用按鍵的階段,設計師沒有很強的動機去重新思考手勢的作用。

Mark Kawano指出,Apple的確在去年秋天公開的IOS7中加入了一個向右滑動後退的手勢,「可能他們已經知道更大的屏幕要來了。」 Storehouse這個應用就是聰明的借助Apple的設計趨勢:任何時候你在一個故事中,你可以向任何方向滑動退出。這在小螢幕上操作顯得精妙而且自由。但是在更大的螢幕上,Kawano覺得這就是必要而不是多餘的選項。


3.應用多功視窗

在手機上,無論橫豎螢幕,內容總是一個視窗的。一個窗口就全部塞滿訊息流。但是在iPad或者Android平板上,多功視窗模式則允許多個app在運行。

「為什麼不讓兩個拇指都動起來呢?」

Ashish Toshniwal,Y Media Labs的CEO(Y Media Labs為PayPal 和Amex製作AAA移動app)相信多功視窗將被用在app內,因為Apple在IOS8中支持了更多手勢,並且已經在超大的iPhone6 Plus中實現。自帶App比如Mail可以多功視窗使用,開發者們也會得到新的權限工具令其更加好用。目前,Apple的軟件套件允許開發者限定是否需要多功視窗,且多功視窗權限並不以iPad或者iPhone app分類,而是以螢幕大小來分類。並且他指出多功視窗就像剛被發掘出的客製化app的機會,能延伸出非常特殊的用戶需求。

「考慮到在免持模式下用GPS。iPhone6 Plus用戶可以利用多功視窗去運行他們的GPS,從而提供更好的全方位導航體驗,」他寫道。「舉個例子,在同一視窗模式下的,文字指示,切換路線,事故報告甚至音樂控制。」

Wroblewski 給我們看他之前BLOG上的內容,幾乎說道的都發生了。多功視窗模式是一個UI的機會,其簡單的人因工學原理口述都能表達清楚。當我們拿著筆記本或者一個「平板手機」在全景模式,你需要用兩隻手以保證設備平衡這不僅僅是一個大拇指的任務,而是兩個去完成UI的導航。為什麼不都給他們兩個點事情做做?

編譯者題外話:讀了這篇文章令小編想起了當初的N9+Meego,對於手持設備手勢交互的探索,沒有比它更激進的。這之後的各種手機或者應用的手勢設計思路都像是在為它致敬!所以下一期小編會發一篇老文章,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那個系統大戰還沒有定論的年代!

巨匠電腦開設了APPLE實務應用課程,教你APPLE產品使用、APP應用程式開發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www.appshooting.com.tw/2014/09/leiphone0922/

 

巨匠電腦教你一天內完成ios App設計

巨匠電腦分享,蘋果產品設計考慮到中國消費者喜好

巨匠電腦分享,突破 iPhone 5s 慢動作區間限制,輕鬆製作多重變速特效!

巨匠電腦分享,Apple、Samsung 齊聲呼籲:淘汰SIM卡吧!

巨匠電腦:D故事講述體驗米蘭世博虛擬導覽

錚/

1507271009140.jpg
巨匠電腦分享, 即時身歷其境式的米蘭世博虛擬導覽 ─ 3D故事講述體驗

達梭系統和米蘭世界博覽會(Expo Milano 2015)共同推出虛擬導覽進階版,以全新的寫實境界與性能,為 2015 米蘭世博會的上千萬遊客提供 3D 身歷其境式的即時體驗服務。虛擬導覽進階版結合虛擬實境與 3D 實際畫面,搭配寓教於樂的技術,以互動的方式分享世博會。

2015 年 2 月上線的第一個版本在世博會開幕前即提供了虛擬導覽服務,現已透過整合 3D 模型球面攝影技術完成全新升級,能在高強度虛擬 3D 環境中進行動態導航與並與遊客深入互動。虛擬導覽進階版現已成為米蘭世博會實體展覽中生動的虛擬對應工具,透過 3D 故事講述強調本屆世博會主題「潤養大地,澤給蒼生(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身歷其境式 3D 導航帶來獨特的體驗,釋放遊客的想像力,同時亦為實體展覽的補充體驗。

即日起至 2015 年 10 月 31 日,虛擬遊客能在展館、道路及公園內外進行 360 度步行導覽,如同親身探訪米蘭世博會。世博會的實體展覽透過 3D 地圖完整呈現,遊客在探索地圖時也能獲得資訊豐富的互動娛樂多媒體內容,以及世博會主題相關的精彩故事。

搭載地理定位功能的虛擬導覽進階版涵蓋兩大主展區:各參展國家的 Decumano 展區,以及義大利 Cardus 展區。遊客能縮放點擊主題區域,例如零號館(Pavilion Zero)、生物多樣性公園(Biodiversity Park)、民間團體展館(Civil Society Pavilion)及兒童公園(Children’s Park)等。亦可體驗導覽與具體食物有關的 9 個群組主題,包括稻米、咖啡、水果與豆類、香料、五穀根莖類、島嶼、海洋食品及乾旱區。全球遊客可在義大利、瑞士等各獨立國家展館內享受日程導覽及 3D 導航服務。


▲ 水果與豆類展館。


▲ 西班牙展館導覽。

虛擬導覽進階版現已提供線上(電腦版)英文、義大利文及法文語言服務,支援 Samsung Gear 虛擬實境應用 App,以及 Facebook App,亦可透過租用現場的 4,000 台平板電腦體驗虛擬觀展。此外,虛擬導覽進階版特別為參觀的學校單位結合數位導遊,藉由邊做邊學的有趣方式加強師生之間互動。

巨匠電腦設計了3D多媒體動畫課程,教你多媒體設計、3D動畫製作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technews.tw/2015/07/16/expo-milano-2015-3d/

 

還在為影片剪接苦惱嗎?巨匠電腦教你立馬變身成為 iMovie 剪刀手!

巨匠電腦分享,Autodesk Maya助力《痞子英雄:黎明再起》再創華語鉅片視效紀錄

【3D多媒體動畫課程】巨匠電腦分享,壹動畫用IT加速動畫製作流程

【3D多媒體動畫課程】巨匠電腦分享,自製七龍珠動畫神作

巨匠電腦:大螢幕iPhone帶來使用者介面設計的3種改變

錚/

1507270957420.jpg
巨匠電腦分享,大螢幕iPhone帶來了使用者介面設計的三種改變
很長一段時間內,智慧手機產業區分都很明顯。Apple堅守小螢幕不改變,與此同時Google的Android手機卻越來越大。但是隨著4.7吋的iPhone6和5.5吋的iPhone6 Plus的發佈,這種分別消失了。大時代全面降臨。

對於那些之前做得很出色的開發者來說,接下來的工作並不是簡單地把現有的小界面擴展到大螢幕上。在與行內優秀的UI設計師交談中,很明確的一點是由於螢幕區域已經擴展到超越拇指所及之處,這將極大的影響到一些方面,比如按鍵的配置,手勢,內容佈局。接下來就是在下一波App設計中要注意的:

1.控制區域移動至螢幕底部

目前,將那些常用的按鍵配置在螢幕的上角還是非常普遍。追溯至像Mac和Windows這樣的桌面系統,不論是Twitter還是Apple自己的照片應用,你會發現那些受歡迎的應用都是把所有功能放在頂部的Navigation bar。但是在大螢幕移動設備上,那個頂部的bar用我們的拇指太難觸及。

「我們在想很多Apps都會開始考慮將主要控件放在屏幕底部而不是上方或者右上角,」Mark Kawano闡釋道,他是前Apple設計師,目前主要針對一個iPhone的App—Storehouse,解決其在大屏iPhone上可能出現的問題。這個應用主要是為移動設備提供富媒體故事發佈平台。在這個應用中,Kawano的設計團隊並不是將每個功能放在固定的位置,而是在操作的時候根據不同 內容出現在底部的不同Navigation bars。

Kawano並不是唯一這麼思考的。Google的產品總監Luke Wroblewski指出Google的Material Design設計原則很好的支撐了Kawano的設計邏輯。Google中叫做「行動按鈕」的這麼個東西就在屏幕下方三分之一處,或者會在整個移動設備的 右下角(不過對於右手操作的人來說這需要蜷縮他們的手指去按按鈕了)。

但是Loren Brichter(因發明Twitter的下拉刷新手勢而廣為人知)則提醒說將控件移至底部並不總是最好的選擇。「底部UI是一種對於困難折中的結果。人 們從上到下閱讀,我發現許多人完全忽略屏幕底部的東西,」他說。「如果你能放在底部並令人注意,那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他補充道:「另一種方式可以解決問題,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值得嘗試,那就是界面簡化為的特定數量以捲軸形式翻閱的內容區域。這樣用戶就會將要閱讀的內容手動拖到拇指可操作的範圍,而不用另外設置的完全不直觀的所謂可達性手勢。」

2.用手勢取代按鍵

按鈕設計在屏幕底部是一個好的選擇,但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並且有一個一定會受歡迎的解決方案讓人們知道該怎麼操作,不論是五寸還是50吋。那就是手勢—或者更具體的說,輕輕一劃。

不久之前,Brichter 抱怨說UI設計師並沒有積極的將我們的手指滑動這一手勢利用充分。各種菜單及功能鍵都可以通過設計手勢來隱藏。以至於我們處在一個所有屏幕上端都是無用按鍵的階段,設計師沒有很強的動機去重新思考手勢的作用。

Mark Kawano指出,Apple的確在去年秋天公開的IOS7中加入了一個向右滑動後退的手勢,「可能他們已經知道更大的屏幕要來了。」 Storehouse這個應用就是聰明的借助Apple的設計趨勢:任何時候你在一個故事中,你可以向任何方向滑動退出。這在小螢幕上操作顯得精妙而且自由。但是在更大的螢幕上,Kawano覺得這就是必要而不是多餘的選項。

3.應用多功視窗

在手機上,無論橫豎螢幕,內容總是一個視窗的。一個窗口就全部塞滿訊息流。但是在iPad或者Android平板上,多功視窗模式則允許多個app在運行。

「為什麼不讓兩個拇指都動起來呢?」

Ashish Toshniwal,Y Media Labs的CEO(Y Media Labs為PayPal 和Amex製作AAA移動app)相信多功視窗將被用在app內,因為Apple在IOS8中支持了更多手勢,並且已經在超大的iPhone6 Plus中實現。自帶App比如Mail可以多功視窗使用,開發者們也會得到新的權限工具令其更加好用。目前,Apple的軟件套件允許開發者限定是否需要多功視窗,且多功視窗權限並不以iPad或者iPhone app分類,而是以螢幕大小來分類。並且他指出多功視窗就像剛被發掘出的客製化app的機會,能延伸出非常特殊的用戶需求。

「考慮到在免持模式下用GPS。iPhone6 Plus用戶可以利用多功視窗去運行他們的GPS,從而提供更好的全方位導航體驗,」他寫道。「舉個例子,在同一視窗模式下的,文字指示,切換路線,事故報告甚至音樂控制。」

Wroblewski 給我們看他之前BLOG上的內容,幾乎說道的都發生了。多功視窗模式是一個UI的機會,其簡單的人因工學原理口述都能表達清楚。當我們拿著筆記本或者一個「平板手機」在全景模式,你需要用兩隻手以保證設備平衡這不僅僅是一個大拇指的任務,而是兩個去完成UI的導航。為什麼不都給他們兩個點事情做做?

編譯者題外話:讀了這篇文章令小編想起了當初的N9+Meego,對於手持設備手勢交互的探索,沒有比它更激進的。這之後的各種手機或者應用的手勢設計思路都像是在為它致敬!所以下一期小編會發一篇老文章,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那個系統大戰還沒有定論的年代!

巨匠電腦開設了視覺設計課程,教你UI使用者介面設計、響應式跨平台網頁設計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www.appshooting.com.tw/2014/09/leiphone0922/

 

【視覺設計課程】視覺設計也能賺錢? 巨匠電腦培訓課程挖掘你的創意

巨匠電腦分享視覺設計實務,台灣設計師週「探索」主視覺公開

巨匠電腦視覺設計分享,「箭頭斑馬線」讓行人自動分流

巨匠電腦分享,大螢幕iPhone帶來了使用者介面設計的三種改變

巨匠電腦建築室內設計:穹頂之下 Google可移動智慧型辦公樓

錚/

巨匠電腦建築室內設計分享,穹頂之下 Google可移動智慧型辦公樓

繼Apple和Facebook之後,Google也將始計劃擴建新的總部園區,並於上月揭露最新總部設計藍圖。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在網路上看過Google在各國的創意辦公室,而作為Google總部,更是不能簡單帶過,位於加州山景的Google總部園區委託丹麥建築師Bjarke Ingels與英國建築師Thomas Heatherwick這兩名以誇張設計風格而著稱的建築師共同合作,將總部改造為智慧型綠建築,牆壁、天花板以及地板都可以調整重組,景觀還能隨心情改變,雖然方案中的許多部分,靠當今仍無法技術達成,設計師們需要不斷地創新克服現有困難,但他們仍抱持希望將在2020年能打造出第一個街區。
1507270947040.jpg

Google新的總部園區原佔地400萬平方呎(約11萬坪),計畫新增250萬平方呎(約7萬坪),大到像一座「Google城」空間中包括一超大型透明玻璃、流線未來感的頂棚覆蓋園區,讓空間由傳統的建築元素如牆壁、窗戶與天花板中解放,除了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光,還能調節氣溫、污染與音量。建物群除了有跑道、自行車道、停車場以及咖啡館、餐廳和商店等,了因應公司的新理念「大自然之中工作」,還規劃了12公頃綠地,擁有植物、動物和各種自然景觀,彷彿一座「生態公園」,希望能徹底打消城市建築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界限。

為了因應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總部將被打造成一座「隨插即用型建築」(「隨插即用」指在電腦上加上一個新的外部裝置時,能自動偵測與配置系統的資源,而不需要重新組態或手動安裝),依靠一些可輕鬆移動的輕質區塊式建築結構,一個團隊的辦公室可以裝載至車輛隨後轉移至總部的另一位置,具體取決於這一團隊將與哪些其他團隊開展合作,整個空間變得像一套巨大的家具組件,可以自由組合。

Google的房地產副總裁David Radcliffe表示,其實公司的構想相當簡單,就是希望建築能像APP一樣,需要時就能即時更新、做出改變;根據設計方案,Google總部園區會採預鑄模組再組合安裝的方法建造,在建築材料的選擇上,設計公司也會選擇新型材料,以保證建成後的房屋在日後可以被輕鬆拆卸和移動,也是為了未來可能在基地旁購入新的地塊繼續興建而預作打算。
目前Google在山景城有二萬多員工,新總部落成後,新增加的一萬名員工人數,是否為山景城帶來更擁擠的交通和住房問題,已經在山景城引起討論。 Google所在地美國山景城的議會擔心,越來越壯大的谷歌會給整個城市帶來更多問題,並有可能取代議會成為城市的主宰。另外,山景城還擔心,隨之而來的住房激增,除了會讓當地房價高漲,也對生態產生危害。

但Google說明,未來的新總部會相當「敦親睦鄰」,住在附近的人都能使用新建築,這裡會是散步或週末打發時間的好去處,透明的「帳篷」會被蓋在建築體與戶外區域的上空,在保證自然採光和通風的基礎上,來調節氣候對「靈活建築」的影響,也增強建築和自然的一體性。同時將特地留下30英畝(約3.6萬坪)的公園與綠地,雷德克里夫也強調要與社區結合,將會提供多條自行車道,以及向當地店家招商;同時也要促進生態環境,加強保護穴鴞棲地、拓展河床等。

巨匠電腦開設了建築室內設計課程,教你室內設計實務、Revit綠建築設計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www.mmag.com.tw/ad/20150307-architectural_design-1073

 

巨匠電腦建築室內設計分享,自然山水交融 ─ 日本滋賀縣立近代美術館擴建項目

巨匠電腦建築室內設計分享,火車站裡有溫泉!311震後重建JR女川駅正式啟用

巨匠電腦建築室內設計分享,穹頂之下 Google可移動智慧型辦公樓

【建築室內設計見證】美夢成真 巨匠電腦帶你邁向室內設計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