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是,專家一語中的,關鍵就在網路科技的改變。「現在每分每秒都在改變,以前產業的橫向、垂直分工到現在已經分不清楚,也沒有區分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重要的是工作者能不能專注地把事情做好(Getting Things Done)。」香港商帕格數碼媒體公司總經理織田紀香(Norika)語重心長地說。
他舉例說明網路科技以及社群媒體如何打破產業疆界。以一家在南部種水果的果農,不管是透過電商平台或者自己架設網站販賣水果,以這樣的經營模式,究竟要屬於網路公司嗎?還是屬於批發零售業呢?紀香再以自身的經驗表示,他認為國內銷售韓國女鞋的市場,還有一大群顧客的需求還沒被滿足到。因此,他上星期五晚上到國外網站訂購商品,這周星期一一早快遞公司就已經把商品送到他在台灣的辦公室了。接下來他只要找模特兒拍照,將商品PO上商城平台就能開店做生意。過程只需要一張信用卡、一個帳號就行了。若是從前,同樣要開店做生意,即需要透過貿易商去國外下訂單,要報關,要招募商品開發人員、採購人員、行銷人員、業務通路人員等⋯⋯。所以,「當世界都在Online的狀態,現代的工作者面對的是更多元、更複雜的職場環境,是不能限制自己只能做A或只會做B,或者是還想要用一技之長走天下。那是活在舊世界的思維,是沒法跟上新世界的腳步。我們現在經常說,工作者要18般武藝樣樣都會才行。」他殷切地說。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報導指出,數據科學家是大數據(Big Data)時代的魔術師。他們藉由統計模型分析蒐集來的數據,並用文字或圖表加以拆解、重組解釋數據背後的故事,然後建議企業主如何利用這些資訊做出正確的商業決策。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報告更進一步指出,由於這一代年輕人是伴隨著數據科學而成長的。最顯而易見的例子是,年輕人倚賴網飛(Netflix)來決定自己要看什麼樣的電影?另一個例子則是,年輕人也倚賴亞馬遜(Amazon)來決定應該要讀什麼樣的書。而其他諸如:美食、旅遊、學習、運動等方面的影響更是深遠。因此根據該研究所的統計指出,到2018年時全美約需要擁有50萬名數據科學家,而且涉及的領域也非常地寬廣,涵蓋從海洋生物到歷史人文等皆有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自北美卡羅來納大學畢業的數據科學家,平均年薪水為89,100美元(折合新台幣約為270萬元),而若是已經擁有該領域工作經驗的數據科學家,年薪更可能超過1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為305萬元),可謂是21世紀最具含金量的職業。
Andy Jassy表示,傳統關連式資料的問題是非常昂貴的專屬軟體,軟體授權方式也侷限了運用彈性,也容易和廠商綁定。因此,越來越多企業轉而使用更開放的資料庫,例如MySQL或PostgreSQL,但是導入這類開源資料庫的挑戰是要將效能調校到類似專屬資料庫產品的難度很高。因此,Amazon宣布推出了商用級關連資料庫Aurora。
其次是可用來管理雲端各項服務資源的相依性和提供稽核的AWS Config服務,例如可用來管理不同資源間的關連、追蹤單一帳號使用了哪些資源等,也能用來管理維護設定檔的變動或除錯,例如檢查所有設定檔的所有歷史變動等,甚至能預先警告設定檔的變動將會影響哪些雲端資源的運用,來減少維護人員設定錯誤的情況。這兩項都是發布後就可使用。
第3項服務則是預定2015年初正式啟用的目錄服務AWS Service Catalog,可供企業依據部門別、成本考量來建立不同的服務目錄清單以符合內部需求或法規遵循的要求,讓不同角色的使用者存取到符合權限的可用服務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