錚/【巨匠電腦-Microsoft Word活用教學密技 頁首頁尾運用】巨匠電腦密技公開!製作長篇文章一定要添加的頁碼、索引標籤等等,巨匠
【電腦資訊技能課程】巨匠電腦分享,10 億台裝置為目標,Microsoft Windows 10 升級已經就緒
網路上有很多巨匠電腦評價文章,為了便利大家,我們將巨匠電腦評價文章聚集再一起,供大家來參考評價。
錚/【巨匠電腦-Microsoft Word活用教學密技 頁首頁尾運用】巨匠電腦密技公開!製作長篇文章一定要添加的頁碼、索引標籤等等,巨匠
【電腦資訊技能課程】巨匠電腦分享,10 億台裝置為目標,Microsoft Windows 10 升級已經就緒
錚/
巨匠電腦分享,美加 4 國率先開放,無Facebook帳號也能註冊Messenger。
Facebook 致力於為旗下 Messenger 打造最好的通訊體驗,為了快速擴展市場,24 日於官方部落格宣布,開放給加拿大、美國、秘魯和委內瑞拉 4 個國家的民眾,即使沒有 Facebook 帳號也能註冊使用 Messenger。
為了快速擴展行動通訊市場,Facebook 開放給加拿大、美國、秘魯和委內瑞拉 4 個國家的民眾,即使沒有 Facebook 帳號也能註冊使用 Messenger,省略了 Facebook 那一套繁雜的註冊流程;將有更多人可以享有 Messenger 的功能,包括傳送貼圖、照片、影片,以及群組聊天、語音和視訊通話等等。
目前這些國家的使用者,在開啟《Messenger》後的歡迎畫面上,將會看到一個【NOT ON FACEBOOK?】選項,點選後改以輸入手機號碼、姓名和大頭貼照來註冊使用,Facebook 官方則是依手機號碼來代表用戶個人。
其實 Facebook 早在 2012 年就曾經針對印度與其他 3 個國家開放無 Facebook 帳號註冊 Android 版《Messenger》,但是測試幾個月後即終止。
Messenger 產品負責人 David Marcus 向國外媒體 TechCrunch 解釋,當時仍在發展階段,但是現在距離目標只剩下最後一哩路;認為總是有少數人想使用 Messenger 與朋友聯繫,但卻一點也不想使用或是生活環境無法使用 Facebook。
不過 David Marcus 表示,這項政策並非為了使公司能夠進軍中國大陸或是其他 Facebook 遭封鎖的國家,因為當 Facebook 整個 IP 位址被封鎖時,《Messenger》同樣也被封鎖。
巨匠電腦開設了電腦資訊技能課程,內容包含電腦的基本使用,例如Office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goo.gl/pU0vDv
【電腦資訊技能課程評價見證】中年媽媽部落客逆轉人生 巨匠電腦為幕後推手
【電腦資訊技能課程】巨匠電腦分享,Facebook 測試動態訊息「See First」新功能
錚/
巨匠電腦學員:借鏡他人努力,砥礪自己向上。
自我投資,從零開始
做了幾年行政業務助理的工作,雅筑深知這是最沒有前途的職務,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毅然的辭去了職務。待業一段時間後,看到哥哥在巨匠上課充實又努力的學習,對美工設計感興趣的雅筑也決心投資自己,從零開始,希望能開拓人生的新方向,抱著這樣決心的雅筑踏了巨匠,開始一段無盡的學習之路。
別人的借鏡成為自我的鼓勵
一連串的學習過程中,雅筑認識各式各樣的同學激發她的學習心,「有時旁邊坐著很積極的同學自己也會受到激勵,會想要更進步,向對方看齊;也曾有同學同步將上課內容的筆記做成完整的電子檔,內含各步驟的擷取畫面,就像教科書一樣精美;而遇到稍微跟不上老師進度,選擇放棄的同學,就會替他覺得可惜。」雅筑以別人為借鏡,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鼓勵自己,一點一滴的累積實力。
積極與用心是學習不二法門
短時間內雅筑順利考過三張ACA證照,面對這樣的成績,雅筑謙虛的把功勞推給認真指導的老師及互相激勵的同學們,她也提到:「學習最重要的是本身的興趣!積極及用心絕對是讓自己更加進步的不二法門。」目前仍持續進修中的雅筑,目標設定的更遠也更有自信了。
巨匠電腦開設了認證輔導課程,快來巨匠電腦,讓你輕鬆考取證照!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www.pcschool.com.tw/campus/Default.aspx?c=9
【認證輔導評價見證】巨匠電腦學員評價:考取證照後,我正在往下個目標邁進中
【認證輔導評價見證】巨匠電腦學員:提升自我競爭力,成功轉換跑道!
錚/
巨匠電腦分享,出走台灣不是唯一的選擇:一個矽谷工程師的告白
當大家都以為出走才是王道的時候,台灣才真的是沒救了。舉例來說:菲律賓具高等教育水準人口外流那麼多年,他們經濟有因此起來過嗎?
最近網路上先後出現了兩篇靠著自己努力,到了矽谷工作的熱血奮鬥努力成功的故事。這兩篇文章都寫得非常好,也讓我想回顧一下過去五年我的心路歷程,並回應當中的一些內容。
初入職場的新鮮人
我還記得剛開始寫這個部落格的時候,我剛從一年四個多月的軍中退伍,找到我第一份工作。做了沒多久,我接到當初面試時另一家大型外商的 offer,因為對方薪水比較優渥,所以我不到三個月就離職,從網頁工程師轉職成需要到處跑客戶,幫人維修機器大型主機的 Unix 系統維護工程師。我還記得報到的第二天,一個很資深的前輩帶我出去吃飯,問我是什麼學校畢業的,然後丟了一句:”像你們這樣 XX 學校畢業的,我賭你撐不到兩年。”
現在往回頭看,留下來還真的是一個困難的決定,其實我一開始真的不懂這個工作的內容,直到半年後我才體會到硬體、作業系統底層的工作性質,而這也的確並不是我的興趣。但就算如此當年的我卻也並沒有辦法很明確的講出來我想做什麼工作,當時很 紅的 consultant、ERP 系統開發工作,其實我也不是那麼喜歡。轉職?想到前輩的那句話,就賭一口氣想著要撐過兩年。
這樣的日子,其實過得並不快樂,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我在這個部落格寫的一些對於網路業的雜想有人看,開始有人在眾多的 Mr. XX 中認得我是誰而不會把我認成 Mr. 6 。我開始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部落格的經營上。那時正是 funp、開心農場在台灣網路圈當紅的那幾年,每天網路上都有很多精彩的事情發生。為了要讓這個部落格持續有具有內容的新文章出現,我不斷的看著國外新 聞、整理、反芻。每一篇文章可能都花了十小時以上才寫成。對於某些不熟的領域,我還一度開始研究起 paper,想知道這些技術後面的 演算法是什麼。甚至,我開始收到雜誌的定期邀稿。
某種意義上來說,說是這個部落格改變了我的一生也不為過。在開始寫部落格之前,我並不是那麼明確的知道我的興趣。可是現在我知道了。然後那一天,我 在 twitter 上讀到 Yahoo 要把全球新聞部門搬到台灣。我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心裡想著每天在網路上筆戰也不是辦法.有機會就要試試看,我就把履歷送出去了。投出去之後,我才想到我 每天都在嘴砲,其實已經超過四年沒有真正的寫過程式了,然後又趕快找了幾本範例來練習…。
我在 Yahoo Taiwan 的日子
進了 Yahoo 之後,我才確實的體會到工作和興趣如果是同一件事的話是多棒的感覺。我個人覺得如果真的要精通什麼學問的話,最好的方式就是你一天到晚都在其中鑽研,我的 方式就是想辦法把我自己的工作變成這個,然後長時間的工作。還記得進來這個部門的時候,一個長輩對我說這個部門根本是血汗工廠,因為要跟全球的團隊合作, 早上要早起跟美國開會,晚上則跟印度人討論,根本沒時間睡覺。有趣的是,這是我最不在意的事,反正我在家裡也是開 VPN 在工作。我還記得那些因為要等美國同事上線而撐到半夜兩點的日子,那些等義大利同事回覆而在辦公室等到九點的晚上,那些系統上線前所有人聚在 IRC 前瘋狂討論的時刻,這些都是我覺得非常有收穫的經驗。當然,我有時候還是會抽空寫一下部落格,但是頻率已經大幅減少;這是唯一覺得可惜的事…。(你知道部 落格人氣這種東西,很久沒經營就會往下掉,唉)
那時光只有一年,卻似累積了三年的經驗,大概也是因為三倍辛苦吧。然後,有一天,有一位美國同事問我:有沒有考慮來矽谷工作?
我真的很驚訝,因為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然後,我就來了。
說實話,我覺得我自己的工作經歷很像在坐雲霄飛車,如果我沒有開始寫部落格,我不會離開我原先待的公司,我不會認識這麼多在網路上具有影響力的人, 不會差點被粉絲團蟑螂告上法院,不會被邀請到上海參加 2011 博客年會(雖然那年被迫取消,還被國保在路上跟蹤),我也不會進 Yahoo, 甚至在 30 之前離開台灣跑到美國來,親歷這個時代科技變革的現場。我還記得剛到美國時,老闆要每個人都準備 15 分鐘的自我介紹,於是我決定把我這幾年的經歷加了一點誇飾後貼給大家看。坦白說,看到在場所有人驚訝的神情,還是有一點小驕傲的。
然後,在 Yahoo US,我經歷了更多事情,更多收穫,多到我覺得這一趟真是沒有白來。
回頭看台灣
行筆至此,我要先暫停一下,再繼續寫結論。
如果我要下一個 “如果你真的想改變,Just do it!”,”離開台灣,天空更寬廣”,”忘記 22k ,這裡美金年薪22萬” 的結論,然後結束在大家對台灣的失望情緒中,其實是非常非常容易的,但是我不會這樣寫。
我相信前面兩篇文章 (1 , 2), 目的都在鼓勵大家不要被台灣的現實環境擊倒,如果台灣環境不佳,可以到外面的世界追尋更大的成就。這些都沒有錯,也非常的激勵人心。只是,我發現大家在底 下的回應卻是 “出走吧!鬼島不是人待的”、”離開鬼島路更寬”。 這樣的想法讓我十分擔心。這兩位當初寫文的一個遠因是台灣狀況不佳,若大家讀後感都是人才外流,對於台灣的發展,正面幫助恐怕也是有限。
這一點,在朱敬一教授今天在天下的文章中,正好就有提到:
台灣人才有沒有可能斷層呢?當然有可能。以前述台灣延攬人才之劣勢,這斷層危機大概在十年之內就會呈現。二點三倍的薪水差 異,還沒有納入物價的計算。如果將北京較低的生活物價也納入考量,那麼台北與北京的實質所得差別,恐怕有三倍之譜。這麼大的落差,除非當事人愛台灣愛到幾 近瘋狂,否則人才一定是會往其他地方流走的。
要怎麼樣留住人才、保持台灣的競爭優勢呢?政治穩定、社會平和固然是重要的因素,但經濟實力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當國家經濟實力不夠時,就很難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水,以吸引人才。但此中又有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邏輯:當薪水不足以吸引科技人才時,在知識經濟時代,台 灣的經濟實力就不可能好轉。
天下雜誌:《朱敬一:台灣正面臨科研人才斷層危機》
當大家都以為出走才是王道的時候,台灣才真的是沒救了。舉例來說:菲律賓具高等教育水準人口外流那麼多年,他們經濟有因此起來過嗎?
先別搞錯了,我其實非常能夠理解到國外證明自己能力的選擇,畢竟在台灣這灘死水待久了,眼界不知不覺也會有所侷限。矽谷這裡對於網路創業,已經逐漸 摸索出一套非常有系統的投資、評估、產品規劃、製作與汰進的流程,體會過這段流程,我才知道先前待過的台灣公司到底缺乏的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才與產品組 合,才能打造全球級的網站服務。來體驗過,才知道。
但是這不代表台灣就是個沒希望,你該出走的地方。一個國家的問題,永遠在於其國民。台灣真正的困境,在於台灣人。
台灣的問題,在於大家都過於沮喪而缺乏反抗制衡改革自醒的力量。政府不好,那就投票把它換下來。台灣需要體制內的改革,而體制內改革更需要勇氣,而且需要智慧,所以更困難 [註1]。可是越困難的事情,越是重要,就越需要有能力的人來做,如果大家的結論都是出走台灣,台灣是個鬼島,那麼島上就真的只剩鬼。
所以我非常敬佩那些跟我同輩,選擇繼續在台灣努力創業,改變大家生活的人。我也非常敬佩像 code for tomorrow 這樣的團體,想用程式改變台灣未來的人,我覺得這樣才是真正大家該學習的榜樣。
準備好自己,機會隨時都有可能
然後這段才是我最後的結論:隨時準備好你自己。不要從大學畢業後看到 22k 才開始慌張,準備好的人是從大學甚至更久以前就開始準備了。
雖然我文章一開始曾經說過我不喜歡系統維護工程師的工作,但其實,所有的工作經歷對我來說,都不會是無關。回頭來看,我作過的職缺非常廣,我作過網 頁 Front End,Back End,作過 Database Admin, 作過 Unix OS maintenance,也接觸過硬體系統組裝甚至是 Disaster Recovery 異地備援。可以說從系統上到下都玩過一輪了。我不敢說我每樣都很精,可有一天當我遇到系統 outage 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在不同領域都有一些經驗其實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我知道怎麼樣用別人不熟悉的技巧解決問題(或是知道要請教誰)。
我也覺得在求學階段的學習是非常重要,有些東西在出社會後要再學好其實是非常非常吃力。譬如前兩篇都特別提到的英文這件事。這一點我必須要不謙虛的 說我英文雖然不像 ABC 那麼流利,但是基本的聽說讀寫甚至是上台演講絕對沒問題,因為我在大二的時候就有意識的在維持我的英文能力。我的方式是強迫自己聽很多英文歌,而且是近乎 瘋狂的蒐集 billboard 每一張上榜的專輯,一直聽到一年後我開始覺得我能漸漸聽懂他唱什麼。這種方式不但增進了我的英文能力,日後在跟美國同事相處上竟也多了一些聊天話題。所以 你永遠不知道你現在準備的東西未來會以什麼形式用到,但是用到的那一天,你就知道了。(至於我大二的時候為什麼會開始練英文?因為某些老師上課的啟發… 不過這就是後話了)
我很幸運的沒有領過 22k,也希望沒有機會領到。台灣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沒有希望:當大家都認為沒有希望的時候,那就是沒有希望了。
最後小回應一下第一位巨匠起家的軟體人:雖然 Yahoo Taiwan 不會給你遠高於市價 300萬台幣的年薪,但也不會是 “對他們來說,300 萬可以請 12~13 個 22k。” 過於廉價請到的工程師作的功是 “負的”,這點 Y! 也心知肚明啦。
註 [1] : “體制內改革更需要勇氣,而且需要智慧,所以更困難” 此言來自劉兆玄,我的學思歷程
(作者為Mr. Friday,本文刊登於Mr./Ms. Days (MMDays) – 網路, 資訊, 觀察, 生活,授權天下雜誌群使用。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巨匠電腦另外也開設了網路管理課程,內容包含各個證照的考取等等,快來巨匠電腦輕鬆學!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9944#
【網路管理課程見證】巨匠電腦原廠課程 蔡佳佩:提升職場競爭力
錚/
皮克斯動畫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圖/取自Monsters, Inc@facebook)
巨匠電腦分享,皮克斯創辦人坦言:其實所有電影一開始都很糟…而皮克斯成功的秘密是什麼,巨匠電腦來告訴你。
說到太空騎警巴斯光年、小丑魚尼莫、機器人瓦力,或是怪物大眼仔和毛怪時,相信很多人都會對於多年來持續成功製作出一部部兼具票房與獎項肯定的電影的幕後推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感到欽佩與好奇。
做為全世界最有創意的公司之一,明年將滿20歲的皮克斯,歷來推出的14部動畫電影,不僅全都稱霸過美國票房、贏得超過20座奧斯卡獎,更幫助原已喪失創造動能的母公司迪士尼(Disney)重返巔峰。
究竟,「皮克斯如何能保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能量?」身為皮克斯創辦元老的艾德‧卡特莫爾(Ed Catmull)說,經常有人問他這個問題,他總是回答:「找點子前,先找到對的人吧!」
卡特莫爾表示,曾有一位電影工作室的總裁向他抱怨「好人才易尋,好點子難找」,讓他大為震驚。於是,往後他每一次演講都會詢問聽眾:「好點子跟好人才,哪一個比較有價值?」然而,不論台下坐的人身分為何,答案卻幾乎都是一半一半。
皮克斯總裁認為,在找點子之前應該先找到好的人才(圖/wikimedia commons)
但對卡特莫爾來說,答案顯而易見:點子來自於人,因此,人比點子重要。
他首先點出了大多數人對於「點子」的錯誤認知:把點子想像成單一的事物,彷彿飄浮在空中,和構思點子的人毫不相關。「但是想法不是單一的,而是透過數以萬計的決定、通常要靠幾十個人的力量形塑而成。」
卡特莫爾從自身的經驗中,進一步驗證了好人才的重要性,因為如果把好的點子交給平庸的團隊,他們很可能會搞砸;但是即使是很平庸的點子,一旦交給了優秀的團隊,他們往往能化腐朽為神奇,或是想出更好的點子。
「所以重點是人,人的工作習慣、才能、價值,絕對是創意企業最重要的環節。」而為了落實人才至上的準則,卡特莫爾將研發部門的功能,從原本的尋找、開發創意,調整成聘請優秀人才,再依據個別人才的專長,指派他們參與能夠發揮所長的計畫,確保這群人既合作又互補。
皮克斯還向美國品質控管專家威廉‧戴明(William Deming)取經,讓創意團隊隨時都能對產品表示意見。戴明認為,只要任何層級的人在生產過程中發現問題,企業都應該鼓勵他們停下生產線,將「找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責任分配給每一位員工。
皮克斯雖然沒有生產線,不過卡特莫爾認為,製作電影也必須遵循一定的程序,每組團隊把產品或想法傳遞給下一個團隊。唯有當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能識別問題時,才能成就真正高品質的作品,「而我漸漸發現,把人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護這種文化。」
找來了好人才,讓這些人能夠相互激盪出更好的化學反應,是下一個難題。
卡特莫爾認為,即使一群最聰明的人湊在一起,如果是錯誤的組合,也可能變成毫無效率的團隊。要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關鍵就在於創造「坦率」的組織文化。
「沒有坦率,就不可能有信任;沒有信任,創意合作就不可能實現。」卡特莫爾坦言,其實所有皮克斯的電影一開始都很糟,必須靠著同仁彼此的建議,以及不停地重做、重做、再重做,才有辦法幫助有缺陷的故事找到主線,空虛的角色找到靈魂。
卡特莫爾坦言,其實所有皮克斯的電影一開始都很糟(圖/取自Monsters, Inc@facebook)
此外,創意人在創造時必須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但是這種幾乎要和電影融為一體的過程,有時候也會遮蔽他們的想像力,「本來可以看見一片森林,現在只看得到樹」,因此更需要直接的意見為他們指引道路。
只是,建立坦率的企業文化,總是知易行難。「我們的社會不鼓勵跟上級說真話。強勢、有自信的人可能會讓同事不敢發言,也讓別人感覺到他們對負面意見不感興趣;導演則可能覺得自己的努力遭受質疑,而抗拒他人對作品的建議。」
皮克斯的做法是建立「腦力信託」(Braintrust)機制,由各具專才的導演、編劇和部門主管組成團隊,每隔幾個月開一次會,先一起欣賞、評估製作中的電影,再由電影導演和製作人大略報告進度,接著請大家發表對於電影的想法和建議。
這種方式就像是籌組一支醫療團隊,電影是病人,由導演、編劇、製作人或主管聯合問診,替複雜的病症找出準確的診斷。重點在於每個人都可以坦率表達意見,卻沒有權力要求導演一定要採納,因而也大幅降低了電影負責人對於各種建議的防衛心。
十幾年來,透過腦力信託,曾經讓《怪獸電力公司》(Monsters, Inc.)裡的人類主角,從30歲的男子變成還在學走路的小女生;也解決了《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中,玩具們為什麼要叛變推翻壞心泰迪熊勞蘇的動機不明問題,成功帶領皮克斯的每一個作品從醜小鴨變天鵝,不斷自我挑戰、攀向巔峰。
巨匠電腦也設計了3D多媒體動畫課程,除了3D動畫設計、多媒體設計外,也有遊戲動畫設計等等,快來巨匠電腦學習!
文章與圖片出處: http://www.storm.mg/lifestyle/56229
【3D多媒體動畫課程見證】興趣是支持夢想的原動力-巨匠電腦學員陳至偉
【3D多媒體動畫課程】3D多媒體動畫成未來趨勢,讓巨匠電腦帶你入門